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食用菌栽培

羊肚菌种植与培育菌种技术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1-18 17:17:48 人气: 标签:羊肚菌种植技术
导读:编者按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已经获得了成功,在我省太原小店、运城万荣、忻州苛岚等地都有种植,亩产可达200公斤左右。本版今日特刊出羊肚菌种植与培育菌种的详细关键…

  编者按 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已经获得了成功,在我省太原小店、运城万荣、忻州苛岚等地都有种植,亩产可达200公斤左右。本版今日特刊出羊肚菌种植与培育菌种的详细关键技术,供有意发展此项目的读者朋友参考使用。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可用于治疗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因此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羊肚菌由羊肚状的可孕头状体菌盖和一个不孕的菌柄组成。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的子实层,边缘与菌柄相连。菌柄圆筒状、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用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化痰理气药效。

  1、羊肚菌: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4-10cm,宽3-6cm,顶端钝圆,表面有似羊肚状的凹坑。凹坑不定形至近圆形,宽4-12mm,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较浅。柄近圆柱形,近白色,中空,上部平滑,基部膨大并有不规则的浅凹槽,长5-7cm,粗约为菌盖的2/3。子囊圆筒形。孢子长椭圆形,每个子囊内含8个,呈单行排列。

  2、小顶羊肚菌:菌盖狭圆锥形,顶端尖,高2-5cm。基部宽1.7-3.3cm,凹坑多长方形,蛋壳色。棱纹黑色,纵向排列,由横脉连接。柄乳白色,近圆柱形 ,长3-5cm,粗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孢子单行排列,侧丝顶端膨大。

  3、尖顶羊肚菌:菌盖长,近圆锥形,顶端尖或稍尖,长达5cm,直径达2.5cm。凹坑多长方形,浅褐色,棱纹色较浅,多纵向排列。柄白色,长达6cm,直径约等于菌盖基部的2/3,上部平,下部有不规则凹槽。孢子单行排列。侧丝顶部膨大。

  4、粗柄羊肚菌:菌盖近圆锥形,高约7cm,宽5cm。凹坑近圆形,大而浅,浅,棱纹薄,不规则地相互交织。柄粗壮,淡,长约10cm,基部粗5cm,稍有凹槽,向上渐细。子囊圆柱形,孢子8个,单行排列,椭圆形,无色。侧丝无色,顶部膨大。

  5、小羊肚菌:菌盖圆锥形至近圆锥形,高17-33mm,宽8-15mm。凹坑往往长形,浅褐色。棱纹常纵向排列,不规则相互交织,颜色较凹坑浅。柄长15-25mm,粗5-8mm,近白色或浅,基部往往膨大,并有凹槽。子囊近圆柱形,孢子单行排列,椭圆形。侧丝顶部膨大。

  羊肚菌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益肠胃,是治疗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的良好中药,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因此,有人认为其是 “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制造的,但在人体营养上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称之为“必需氨基酸”。

  另外,据测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种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吡哕醇、生物素、叶酸等。羊肚菌的营养成分可与牛乳、肉和鱼粉相当。因此,国际上常称它为“健康食品”之一 。羊肚菌含肿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肿瘤等诸多作用;日本科学家发现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酪氨酸酶剂,可以有效地脂褐质的形成。

  羊肚菌所含丰富的硒是人体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可运输大量氧来恶性肿瘤,使癌细胞失活;还能加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作用能改变致癌物的代方向,并通过结合而解毒,从而减少或消除致癌的。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负盛名的食补良品,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之功能,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头晕失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羊肚菌有机锗含量较高,具有强健身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羊肚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每百克干样钾、磷含量是冬虫夏草的7倍和4倍,锌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头的4倍;铁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头的12倍。

  1.温湿度: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线月也偶有发生。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以刺激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21 ~24 ;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 ~16 ,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因此,最适宜的栽培时间应在10~12月。

  3.土壤:土壤pH值宜为6.5~7.5,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肚菌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在腐殖土、黑或壤土、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

  4.空气:在暗处及过厚的落叶层中,羊肚菌很少发生。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羊肚菌多生长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腐殖质层上。发生的土壤类型有黑壤土、山地灰褐森林土,pH值7~7.5。

  羊肚菌属好气型真菌,其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囊果形成阶段均需新鲜空气。通气状况良好,有利于菌丝的健壮生长,子囊果的分化和生长发育。如果通气状况不良,容易发生柄长盖小的畸形菇,影响品质,降低商品价值。尖顶羊肚菌菌丝体生长能耐受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当二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达2.2%时,菌丝生长达到最大值。

  羊肚菌属于低温型真菌,在栽培中避开高温季节是仿生栽培尖顶羊肚菌的总原则。尖顶羊肚菌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8 ~25 ,子囊果分化温度为4 ~12 ,子囊果生长最适温度为12 ~16 ,根据菌丝体和子囊果生长的适宜温度,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尖顶羊肚菌的栽培时间进行适时调整。因此,尖顶羊肚菌的栽培种制作和接种宜在初夏,种植季节宜在霜降来临之前。

  选择微酸性红、黄沙壤土,前茬为豆科或禾本科作物,轮闲或生荒地更为理想,有一定坡度,以便排水,但坡度不宜超过15 ,以免雨水冲刷。整地在头一年的早春季节进行,深翻,烧去杂草、树根,增加土壤磷、钾含量。以后根据地块情况再翻挖1~2次,充分腐熟和自然消毒。种植前1个月,结合整地,施入腐质肥待种。栽培地应选在清洁、空气清新、水质无污染的地方,同时还应具备地势低、水电便利的条件。栽培地的设置除了场地选择,还要兼顾防暑性能、遮光性和配套设施。尖顶羊肚菌虽是低温型菌,但是发菌期所需温度应在18 ~25 ,而且子囊果生长时期生命活动旺盛,因此要求栽培地的保温性和通气性要好。尖顶羊肚菌不同生育阶段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以发褐为标志,但是在一般的生产中我们采收的子囊果要以八分成熟为宜,此时采收的子囊果整齐,棱纹较宽,边缘较厚,便于储存运输,保质期长。从幼菇到采收期需7~12天,采收时用左手3个指头轻轻握住菌柄,右手用竹片等非金属物轻轻撬起子囊果。采收后的尖顶羊肚菌要先将菇体上附带的杂质去除干净,再按照不同等级分别存放,采菇用的篮子内部应放柔软物,以免擦伤菇体表面,每篮放菇数量不宜太多,以防压伤菇体。

  第一种:将健壮、白色、不易碎散并带有小菌蕾的菌丝体从地下挖出,穴播后用10厘米厚的半腐熟的落叶作为覆盖物。

  第三种:将新采的羊肚菌子实体撕成面积约1平方厘米的小块儿,也可以将3天前采到的干燥子实体切成6毫米见方的小块儿,分别播于深5厘米、直径14厘米的穴中,每穴播40块。

  菌土接种法:在进入梅雨期之前约1个月,在以往羊肚菌生长良好的地块上,挖取10厘米见方、厚约7厘米的土块,移植到与取土处相似地方的穴中,然后用30厘米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四角用重物压紧。进入梅雨季节后去掉覆盖的薄膜。

  子实体接种法:取已长成的子实体,较大的切成4片,较小的切成2片,埋入理想的地段。移植时子囊盘向下,四周培土,留一小部分露出地面,上盖少许落叶,然后用30厘米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子实体接种法以秋季接种易成功。因为春季接种的,在子实体尚未发展到有足够的生成能力之前,就遇上了高温高湿的夏季。

  1、因羊肚菌是一种喜湿的菌类,在它的整个生长期中保持湿度是很重要的。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雪较多,湿度较大,加之温度合适,则菌丝体生长良好,菌核易形成,子实体生长良好。如果在生长期,尤其早春遇干旱,适时浇水保湿是必要的。

  2、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 -16 的温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如低于4 的寒冷或超出16 的温度,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形成及发育,故在这时候创造菌核形成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总之,在早春对羊肚菌保持一定温度及适宜的湿度是获得栽培成功的关键。

  羊肚菌子实体出土后7-10天,便生长成熟,一般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菌盖表面蜂窝状凹陷充分伸展时即可开始采收。采收后应清理泥土及时晒干或烘干,装塑料袋密封保藏。

  羊肚菌是一种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具有食疗作用的珍贵野生菌类。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离成熟的商业化栽培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一般人工栽培多数是模拟羊肚菌的野生生态条件进行栽培,产量有的每平方米达40朵,高的每平方米达到200朵以上,但不能完全肯定是人工接种菌种的产物,产量不稳定,数量比较小。所以价格比较高。一般在每公斤800-1200元之间。

  推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