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食用菌栽培

产教融合结硕果 科技助农摘穷帽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8-10-12 4:25:32 人气: 标签:菌类种植技术学校
导读: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自从建校那天起,就与“三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扎根五指山区的职业教育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近年来,海南省农林…

  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自从建校那天起,就与“三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扎根五指山区的职业教育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近年来,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五指山市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变化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五指山五脚猪是五指山地区未经改良的小种猪,由于采取放养模式,它的肉质结实,鲜嫩爽口,风味独特。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以五指山五脚猪为突破口,致力于打造地方农业品牌,并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学校在五指山市番阳镇建设五指山五脚猪综合生态养殖实训,采用“学校+合作社+示范+农户”的订单养殖模式,以服务合作社、带动农民致富、培养学生实训能力为旨,集生产、科研于一体,设施先进,各项配套较为齐全。据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管理部主任王野介绍,目前番阳“五指山五脚猪养殖示范”存栏五指山猪有1400多头,近两年,五指山市农业局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7个较大规模五指山五脚猪养殖场,番阳负责提供猪苗和养殖技术,共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为了规范五指山五脚猪养殖,打造五指山五脚猪品牌,学校还专门制定了五指山五脚猪养殖标准,在五指山市委、市、市农业局等多方努力下,“五指山五脚猪”已于2017年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并被列入绿色食品名录,五指山五脚猪品牌建设迈出关键步伐。随着各种经营模式不断深化与创新,以及相关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五指山五脚猪这一特色产业品牌必将有效有力地带动五指山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党的十九大做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并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实现这“两个融合”的关键,是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基础,构建全产业链,同时形成产业链与人才链有机衔接的机制。

  据了解,学校设有五指山五脚猪产业链所需的专业,除了养殖类专业外,还开设了烹饪、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等专业,拥有必备的先进实验实训设施和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

  今年8月,五指山五脚猪销售又传来好消息。在五指山市和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的协调下,海南广信达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五指山分公司、五指山生态养殖协会分别与五指山军农联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等8个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发展注入了希望。乡村振兴绝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全社会参与,共同为之奋斗。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是琼南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省教育厅直属的农业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学校种植、养殖以及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特色突出,农村是他们发展的重要舞台,在乡村振兴中应大有作为。

  其实,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在乡村振兴中早已有所行动。时针拨回到2008年,为了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育,陆续举办了“农民中专班”,送教上门,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致富“双带头人”,提升村委会干部组织管理能力,从而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

  为了方便农民学习,课堂就设在村委会或乡村学校,经费方面,教学由学校承担,教室、学生交通补助由村里解决,班主任由学校选派教师担任,班长由村干部担任。由于首批学生大多是乡村干部,他们便把这种模式称为“村官班”。

  实践证明,该模式体现了“三强三便三利”的特点,即“系统性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复制、便于操作、便于落实,利于产业升级、利于品牌打造、利于技术推广”。目前,学校已在全省9个少数民族市县100多个乡镇或村委会推广应用,培养了一万多名双带头人“村官班”学生。农民真正学到了技能,一些“村官班”学生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的陈永平、保亭南林乡的林美娟等则通过公开招考,进入了乡镇领导班子,“村官班”的办学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为了实现对口定点帮扶,该校还建设了保亭六弓鹅养殖实训,有效地发挥了辐射和示范作用,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依托保亭六弓鹅养殖实训,学校和六弓乡田圮村、奋发村共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养殖合作社的下游是养鹅专业户,他们从合作社领鹅苗,使用统一的饲料,按照同一方式喂养,成鹅还能以保底价卖给合作社。经过近几年的建梦见参加别人的婚礼设,已发挥了应有的社会作用,带动了六弓鹅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扎根五指山区,如何让学校在发展中惠及当地百姓,实现共赢,这一直是学校领导班子思考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学,拓宽办学空间,同时带动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学校借鉴旅游职业教育的“洛桑模式”,提出了“农商旅一体化”的发展新思。该职教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农民不需要异地转移,就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角色转换。他们从单一的农民,转变为具有农、商双重身份的从业人员。

  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南圣“农商旅一体化”综合实训占地面积近百亩,这里有农家乐,市民游客可以到这里吃饭、垂钓,同时,还有一些瓜菜种植、菌类生产培育项目,游客可以到地里采摘。

  近日,南圣综合实训的菌类生产大棚里,十几个中年妇女正在挑拣新采摘下来的木耳。“这些都是周边南圣村村民,他们利用农闲时间到打零工。”从事菌类培育的技术员陈观福介绍,平时的活还不少,除草、摘菜、施肥等,一些贫困户每月可以从领1000多元工资。

  “去年保亭毛感乡从我们采购了4万多个灵芝菌包,发放给当地贫困户种植,我们技术员从平整土地到灵芝长成收获,全程技术指导,确保贫困户增收。”陈观福说道,一个灵芝菌包只要6.5元,出钱购买发给贫困户,一个灵芝菌包可以产出1到2两干灵芝,目前市场售价每斤100多元,这样算下来,每个灵芝菌包的产值可达20元左右,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可观。

  据悉,白沙黎族自治县也到采购灵芝菌包,发放给贫困户种植,今年,保亭毛感乡还采购了木耳菌包,还有一些市县种植户来洽谈茶树菇采购事宜。“只要老百姓有需要,我们就会支持加大研发力度,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需求,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