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水产养殖

水产杀虫剂触目惊心?!关于杀虫你可能存在这些误区 渔行家沙龙之“零用药”探讨④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9-9-6 8:58:22 人气: 标签:水产用药
导读:在生产实践中,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不论是防还是治,都过于依赖药物,杀灭病原体这一个环节。忽视养殖动物本身具有的免疫力,在抗病防病方面的主导作用,也忽视…

  在生产实践中,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不论是防还是治,都过于依赖药物,杀灭病原体这一个环节。忽视养殖动物本身具有的免疫力,在抗病防病方面的主导作用,也忽视池塘生态水自净能力的作用。病害预防措施的一再加强和强调,仅仅体现在泼洒药物频次与内服药饵次数的增加上。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病害防治措施越来越强调,越来越加强,施药成本越来越高。但事与愿违,病害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治。暴发性病害流行范围广、时间长,由病害造成的死鱼损失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水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被重视,水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多重重压之下,对水产病害防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传统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措施主导下,能否有效做到“减量用药”?水产养殖能不能做到“零用药”?“零用药”前提下,如何进行科学的水质管理?怎样进行藻类管理?“零用药”前提下,又能怎样有效防治病害呢?

  针对上述困惑,我们开设“渔行家沙龙”专栏,邀意思考和探索行业未来的业内人士和从业人员共同探讨与思考我们水产养殖业怎样做到友好、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第二方面受着巡诊人员的指导,当渔药店的“渔医”或渔药厂业务员用显微镜镜检鱼体样品,不论寄生虫数量多少,只要观察到寄生虫的出现,养殖户杀虫剂就是轻而易举、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第三方面养殖户根据经验自主杀虫剂,如喂料时,饲料台前方吃料的鱼群出现了“炸群”,或巡塘时发现有鱼儿跳,或早上增氧机停不了,傍晚还不到就需要开增氧机的时候,池鱼上浮漫游,出现“暗浮头”现象等等,养殖户根据口口传授的经验,判断鱼儿有寄生虫了,这时不用找巡诊人员镜检,就直接杀虫剂了;

  第四方面早上或傍晚,只要发现有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集群成团的现象,就会认为浮游动物多了,浮游动物大量耗氧,必须泼洒杀虫剂这些浮游动物。

  外用杀虫剂绝大多数都是采取全池泼洒的方式的,这样的方式对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及其对水产动物自身的都是很大。

  养殖水体生态系统应该是物质循环与生物协调顺畅的一个系统,生物是沿着生物链或生物网进行的,每一链节的生物都是依前一链接生物为食,它自身被后一链接生物所食用……这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协调循环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链节生物被人为杀灭导致生物链条中断,都会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

  杀虫剂的全池泼洒必将对水中原生动物和浮游动物的杀灭,首先从寄生虫病害控制来说,水中浮游动物常常是寄生虫幼虫或原生动物类寄生虫的食用者,浮游动物的缺失,就是这些原生动物类寄生虫或寄生虫幼虫的“天敌”消失了,从而失去了生物控制寄生虫病害的生态方法。

  二是浮游动物是所有水产动物特别是苗种阶段最优良的食物,这些鲜活饵料也是许多偏肉食性水产动物育苗时期所必需的开口饵料。这些鲜活饵料不但营养价值高,容易被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发育,而且对水产动物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的作用。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这一点往往被忽略,没有加以利用,还常常杀虫剂杀灭。培养及充分利用浮游动物等鲜活饵料,这对于苗种阶段的寄生虫病害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是原生动物和浮游动物多是以藻类为食,杀虫剂导致这一链节的缺失,会促使藻类增值迅猛泛滥,引发pH居高不下,继而引起藻类水华、倒藻等一系列生态灾难问题。

  外用杀虫药大多具有高毒性和高渗透性,效果越好其对鱼体危害性也越大。杀虫剂全池泼洒,杀虫药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进入鱼体,进入鳃部、肝肾等实质器官组织并伤及这些器官组织,一些损伤是不可逆的,同时其呼吸、免疫、造血和排泄等功能随着受损,导致鱼体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影响,鱼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

  鱼体鳃部和体表存在少量寄生虫常正常的,大多数情况相安无事。一旦寄生虫数量增加时,使鱼体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影响,鱼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就开始发挥作用,如鳃部、体表分泌粘液,致使寄生虫难以适应或难以,或离开鱼体,或不能繁殖,寄生虫数量受到控制。在水体良好状态下,寄生虫数量在健康鱼体上一直受到鱼机体的控制,处于平衡状态,该状态下寄生虫不成为病害。

  当水体恶化,鱼体处于应激状态,其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上述平衡打破,鱼体鳃部或体表寄生虫数量不受控制地增加,此时形成了寄生虫病害。所以说,寄生虫就是水体水质好坏程度以及鱼体健康程度或免疫力高低的生物。忽悠美女老板全集

  财成国际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