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水产养殖

水产绿色养殖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9-12-4 17:35:58 人气: 标签:深度水产养殖
导读:2019年,我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减量增收、提质增效为着力点,深入实施水产养殖尾水净化示范工程及养殖池塘原位净化修复试点工作,探索全区水产业养殖…

  2019年,我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减量增收、提质增效为着力点,深入实施水产养殖尾水净化示范工程及养殖池塘原位净化修复试点工作,探索全区水产业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治理新模式,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新发展,不断提高水产业质量安全水平,优化生产布局,美化水域,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我区现有池塘养殖面积7.8万亩,集中渔区主要分布在滆湖周边共5.7万亩,涉及南夏墅街道、牛塘镇、嘉泽镇、湟里镇、前黄镇。

  由于池塘类型众多,养殖品种复杂,养殖方式各异,在任何区域采集的水样都不能单独反映面上的水质。综合考虑我区主要渔区池塘的渔业养殖规模、产量、养殖密度、养殖技术、采样区域的合理布局及水域生态条件的多样性,今年,我区主要在滆湖各入湖河道周边及太滆运河、武宜运河周边、集中养殖圩区等重点区域,按照各涉及镇(街道)确定的不同养殖品种监测点作为采样区,每个采样区分别确定一个池塘养殖水采样点和外源水采样点。

  6月起,在每个点养殖生产过程中、汛期、捕捞上市前期、尾水处理后排放等4个阶段,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涉及镇农技部门共同开展综合检测分析,抽取不同时期的池塘内养殖用水、排放尾水及流入河道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并结合现有水产养殖模式,对全区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情况进行科学评估。

  同时,我区还引进新型无人机,持续开展水产养殖水质巡查工作,科技加人工巡查“双管齐下”,全力提升水域生态质量管理能力。6月以来,围绕全区7.8万亩养殖池塘,我区共开展了99架次的巡查,涉飞总面欲望情夜积达12.3万亩。

  今年以来,我区深入实施水产养殖尾水净化示范工程及养殖池塘原位净化修复试点工作,探索全区水产业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治理新模式。

  水产养殖中,动物排泄物、饵料和有机肥料容易在池塘积累,引发“水华”污染,生态。为响应“清洁养殖”“循环农业”的号召,今年,我区率先在和润渔业有限公司实施蟹塘水质净化工程,新建生态输水渠、调节池、净化塘和人工湿地,循环处理蟹塘养殖尾水,并把净化后的水循环回用于养殖塘,最终实现“氮磷资源化”和“污染零排放”。

  在武进水产养殖场,湿地内设置了沉淀区、强制净化区、深度净化区,三区内种养不同的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动植物,并在各区之间增设净水坝,以火山石为介质,同时在强制净化区或沉淀区内增设微孔曝气做对比,从而达到尾水达标排放的技术标准。

  2019年3月底尾水净化湿地完成,5月开始,针对池塘水、生产河道水、湿地排放水,每月抽样1~2次,由第三方出具的水质检测报告显示,养殖尾水经净化处理后的对外排放水均达到《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同时,我区还探索开展池塘原位净化修复(净化浮床)试点工程。在养殖池塘内根据不同养殖品种设置6%~10%的生物浮床净化系统,净化系统将水产养殖和蔬菜、圆币草生产通过生态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鱼体分泌的黏液具有蔬菜、植物等虫害发生的作用,鱼的排泄物提供了植物的营养,植物的根系净化了养鱼的水质,从而实现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同时又增加了产业效益。

  此外,还开始探索原位净化修复(微生物净化)工程,兴建微生物生产车间一座,通过扩培净化型微生物菌、藻类分发到各原位净化修复养殖池塘内,通过微生物硝化作用降解水体中富营养物质,同时也能增强水生植物对水体内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一边为鱼塘、另一边为稻田,鱼塘水灌溉稻田,稻田水净化后养鱼,鱼肥稻飘香。去年底,我区开展稻鱼生态循环种养技术项目试验,在前黄镇大成村50亩的示范,建立稻鱼生态循环种养现代化生产模型,构建鱼和稻共生、互利的生态种养系统。

  稻鱼生态循环种养不是简单地把鱼养在稻田,而是利用鱼塘和稻田相邻的地块,鱼塘养鱼、稻田种稻,再利用水泵将养鱼水抽入水稻田。据了解,鱼的粪便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一部分溶入水体;此外,鱼投喂饵料后,饵料不能完全被鱼吸收,饵料中的磷、钾等大部分溶入水体,而这些微量元素正是水稻生长所需。

  通过稻鱼生态循环种养技术,建立一个基本不使用外源肥料种植水稻、鱼塘养鱼无养殖废水外排的生态系统,从而实现稻鱼丰收,不仅充分利用水资源,还能提高品质。一方面,用鱼塘的水和底泥作为水稻生长的肥料,水体得到净化,鱼塘尾水实现零排放,减少种养对的污染;另一方面,鱼塘水作为天然有机肥,水稻生长吸收水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水稻种植中化肥使用大大减少,有利于种植绿色有机水稻。

  稻鱼综合种养,将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及生态水产养殖结合,培育具有武进特色的“稻鱼米”“生态鱼”品牌,并形成技术操作规范,示范带动周边种养大户,形成规模效益。

  今年以来,我区强化技术指导,大力推进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思,延伸产业链。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着力推广生态高效养殖品种、技术和模式。在重点发展团头鲂、河蟹、鳜鱼、青鱼等主导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推广适销对的杂交翘嘴鲂、大鳞鲃等名特优品种,调减结构性过剩品种,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建立健全生态健康养殖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引导养殖主体落实规范的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度,规范养殖生产日常管理。探索试验广东顺德“吊水鱼”及浙江湖州“跑道鱼”的先进养殖模式,突出地产水产品品质,打造优质优价供应平台。加强绿色环保的膨化饲料推广应用,持续推进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行动。“质量兴渔,品牌强渔”,全面提升渔业质量和效益。持续开展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推进“二品一标”产品认证,推动规模以上生产经营主体水产品合格证及产地证明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涉渔重点乡镇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全覆盖。

  帮助一批真正有实力、技术产品过硬的企业打响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价值,进而带动周边养殖户形成区域品牌,促进水产业结构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太湖、滆湖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引导发展全区休闲垂钓、水族观赏、渔事体验、渔文化旅游等新型业态,创建休闲渔业品牌。探索培育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多渠道鼓励鱼产品直销、电商等新型营销方式。通过延长渔业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充分利用展销会、农博会、推介会等平台打响渔业品牌。大力推动水产品销售与江浙沪等周边大城市对接,扩大营销渠道。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