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水产养殖

【中信新三板】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之一—工业(市政)级臭氧发生器行业:污染排放全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20-9-4 6:32:56 人气: 标签:臭氧发生器生产公司
导读:行业介绍:“最清洁的”氧化消毒剂发生设备。臭氧(O3)被誉为“最清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臭氧只能现制现用,凡用到臭氧的地方必须配备臭氧发生器;工业(市政)…

  行业介绍:“最清洁的”氧化消毒剂发生设备。臭氧(O3)被誉为“最清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臭氧只能现制现用,凡用到臭氧的地方必须配备臭氧发生器;工业(市政)级臭氧发生器指产量通常在1千克/小时以上,系统相对复杂,各环节相对的臭氧发生器系统。

  产业链分析:设备-工程-维保。产业链主要分为设备制造、工程集成和维保服务三大环节,其中设备制造为主导环节。(1)设备制造指臭氧发生系统设备及相关设备的生产制造;(2)工程集成:“厂商一体”和“授权外包”并行,“授权外包”或成阶段性趋势。(3)维保服务:市场较混乱,年度合同式解决方案成发展趋势。驱动因素:(1)供水水质、污水及烟气排放全面提标,监测检测措施落实;(2)执法趋严,环保计入官员考核权重加大。

  需求端:四大应用驱动百亿市场规模。2016年工业级臭氧市场规模约44亿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近150亿元,2016-2020CAGR 35%。(1)污水处理:硬COD成污染物减排重点;(2)供水消毒:“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推进;(3)烟气脱硝:臭氧低温脱硝满足非电烟气处理痛点;(4)纸浆漂白:推广Light ECF/ TCF工艺,根源减排氯化物污染。

  供给端:国产加速替代外资品牌。1)行业壁垒:技术资质规模成三大门槛。外资品牌最大单台产能250 kg/h,国产品牌最大单台产能130 kg/h;前五大发生器品牌市场份额超70%;2)竞争格局:国产崛起,替代加速。2016年国产品牌份额约为38%,预计到2020年,国产份额将上升到到60%左右;国产品牌侧重污水处理和烟气脱硝领域,进口品牌侧重供水消毒和纸浆漂白领域,预计未来3~5年,国产品牌会持续渗透进口品牌优势领域,扩大市场份额;2016年臭氧发生器行业纯设备销售额约13.4亿元,工程与服务产值约为33.5亿元,加总约为46.9亿元,数据与需求端估算接近,印证市场需求估算逻辑。

  发展趋势:国产升级,资本助力。1)国产渗透高端应用市场:品质升级、技术突破、客户价格度提升以及示范项目效应共同推动;2)国产受益PPP:运营方成本意识提升,集中度提高,服务议价能力增强共同作用;3)资本助力提升竞争优势:助力外延并购,提升市占率、知名度和技术实力;助力提升大型项目运作能力;助力研发投入,提升科技溢价;4)能耗技术决定未来:能耗是最大的运行成本,也是最大的技术突破变量。

  风险因素:(1)减排政策变化,趋严执法能否持续;(2)国产质量升级缓慢,高端市场渗透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逻辑将是市场快速增长,国产持续替代外资份额。核心竞争力+资本市场背书助力企业成为行业龙头。关注:1)资本市场挂牌标的,此类企业具备核心技术和规模优势,如国林环保(832938.OC);2)一级市场关注在细分领域建立确定优势的企业,如烟气脱硝领域的的新环保。

  臭氧(O3)被誉为“最清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臭氧是一种淡蓝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不稳定气体,较氧气易溶于水,具有强氧化性,在自然界中其氧化电位仅次于氟。臭氧是世界的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其化学性质活泼,在一定浓度下可迅速杀菌和氧化,无二次污染。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O3)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储存),所以凡是要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通过混合装置和液体混合参与反应。

  臭氧发生器可分为工业(市政)级和商用级两大类。工业(市政)级指产量较大(通常在1千克/小时以上),系统相对复杂,各环节相对的臭氧发生器系统。商用级指产量较小(通常在1千克/小时以内),系统相对集成,用于小型商业应用的臭氧发生器装置。

  注释:本文主要讨论工业(市政)级臭氧发生器系统设备;“工业(市政级)”以下简称为“工业级”。

  产业链主要为三大环节:设备制造、工程集成、维保服务。由于臭氧发生器高技术含量的特点,设备制造在产业链中占主导地位。

  设备制造是指臭氧发生系统及相关设备的生产制造。发生系统设备是指将原料气(氧气或空气)变成臭氧,再投加到污水或其他处理对象中,同时对反应后剩余臭氧进行处理的主要设备,包括三部分:发生器主机、投加装置、尾气装置。发生器主机为核心技术所在,其生产企业是发生器品牌厂商。投加装置和尾气装置,以前也是品牌厂商整体供应,但近年鉴于市场竞争需要,也会选择将其外包给其他企业。

  臭氧发生器的正常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发生系统及气源设备供货后,还需在项目现场进行辅助设备配套、组装、调试等大量系统集成工作。工程集成服务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厂商一体”,由发生器品牌厂商整体提供,给用户“交钥匙”工程;一种是“授权外包”,是发生器厂商授权专业集成商或EPC总包完成。

  授权外包阶段性竞争特点。目前国内市场发展迅速,出于竞争需要,越来越多的工程集成采取授权外包形式。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外包可降低整体系统售价,提供竞争力;2)授权外包将一部分利润空间转移给集成商,有利于调动集成商积极性进行市场拓展;3)PPP运营大趋势下,水处理工程大总包方话语权增强,通常要求自己做系统集成。

  维保服务对于臭氧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臭氧发生系统的投资成本较高,少则几百万元,多则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正因如此,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对于终端用户具有重要的意义。

  质保期后的维保服务市场目前较混乱。臭氧发生系统的质保期通常为1~3年不等,质保期后的维保服务目前有三种类型:用户处理、发生器厂商处理、第三方处理。

  年度合同式维保方案为趋势。随着臭氧设备销售的增长,运行保有量也不断提高。此外,鉴于臭氧设备的昂贵性,其使用寿命也较长,平均在10年以上,这对维保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判断,年度合同式的维保方案将成主流趋势。至于是发生器厂商还是第三方占主导,还有待市场发展趋势的进一步明朗。

  近年来,随着污染加剧及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供水及排放标准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环保执度日趋严格,多地对官员考核实行污染一票否决制。综合影响下,企业治理污染意愿,以及使用臭氧等高级工艺的动力也在不断加强。

  市政污水排放提标至一级B或一级A。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中有机物污染的指标,也是提标中最重要的指标。在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水十条”中,明确提出控制COD的要求。以前二级标准可以排,现在要提标到一级B或一级A。受此政策影响,各地市政污水厂纷纷推出提标计划,增加处理工艺。

  供水提标落实加速,深度处理全面铺开。自用水深度处理是指在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四步法工艺的基础上,为了提高饮用水的质量,对饮用水中大有机物进行的处理。其中臭氧-活性炭技术是最重要且应用最多的深度处理技术。

  2006年,国家颁布《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至106项。但由于当时众多省份不具备新标准检测能力,实际推进较为缓慢。近年来,国家加大投入,提升技术装备,使各地区基本具备了106项指标检测能力,直接促进了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在全国各地的铺开,臭氧行业也因此得到极大拉动。

  烟气排放大幅提标。氮氧化物(NOx)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超标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其主要来源为锅炉燃烧、工业窑炉燃烧及汽车尾气。随着国务院“大气十条”的发布,工业企业燃烧烟气NOx的排放标准也在逐年提升。

  以石化行业为例,2015年之前执行的都是1996年发布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其中对NOx的排放限值是240mg/m3。2015年,环保部发布《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将NOx排放标准提升到150mg/m3。

  环保执法进一步加强。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十条”,对重点行业脱硝、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国务院发布“水十条”,对纸浆漂白、重点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近岸流域总氮排放等提出严格要求。此外,近年来各项加强环保执法的法规、文件纷纷出台,从制度层面对排污企业形成了更严厉的约束。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出台加速各地考核办法落地。2016年12月,《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出台。评价考核在资源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将考核结果作为省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体现“惩并举”。实行一年一评价、五年一考核。对考核等级为不合格的地区,进行通报,并约谈其党政主要负责人,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同时发布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中,官员考核权重首超P。《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中》,P增长质量权重不到资源利用、质量权重的一半,占全部考核权重不到10%。2017年以来,就有河南焦作、四川眉山等多地出台了相关制度细则和办法,其中对于官员治理不力的惩罚性措施包括约谈、扣款、追究责任等。

  近年来,经过各项减排治理,我国工业和市政污水总体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有机污染物指标COD(化学需氧量)排放也呈下降趋势,但距减排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前期减排的COD大多为易生物降解的,处理难度和成本都较低。剩下的大部分为难生化降解的,即硬COD。

  硬COD(难生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是指难以被生物降解方法处理的有机污染物。生化法是污水处理的常规工艺,其成熟度高、成本低的特点使其成为传统污水处理的标准工艺。但自身特性也决定了其对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为力。

  臭氧是硬COD处理工艺中高性价比选项。对于硬COD处理,目前有很多方式,比如臭氧法、催化法、芬顿反应、膜处理等。每种工艺各有优缺点,但综合比较下来,臭氧法是性价比高,同时无次生污染的选项。

  根据环保部《统计年报》,2015年COD排放量 2223.5万吨。2017年1月5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国污水年COD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为不超过2001万吨。依据2011-2015减排趋势,我们估算出2016-2020年COD排放量。

  估算公式:臭氧需求产值= COD减排量* 臭氧工艺渗透率* 处理系数* 臭氧设备造价(COD处理)

  根据调研得知,在COD去除上,目前臭氧工艺的渗透率约为10%,我们假设到2020年臭氧工艺渗透率增长到50%。市政污水处理,臭氧投加和COD比例通常为2:1;工业污水处理,由于成分复杂,臭氧和COD比例可达到4:1或5:1。此处我们平均按3:1估算,故处理系数为3。污水处理臭氧系统造价约为5万元每千克小时(即每小时能生产1千克臭氧气体的系统造价约5万元)。

  常规工艺难达水质要求。城市自来水厂的常规净水工艺分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四个步骤。其中过滤和消毒主要用石英砂和加氯来实现。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颁布以及检测设备的落实,水质指标由35项提标到106项,常规工艺基本上无法达到出水水质要求。

  常规氯消毒具有致癌风险。其中,消毒流程通常是靠投加氯气(Cl2)或二氧化氯(ClO2),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通过次氯酸的氧化性来杀灭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但反应同时,会产生副产物三卤甲烷,具有一定致癌性和致畸性,控制不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危害。

  臭氧的杀菌效力远超氯处理。臭氧的氧化性能是氯气的1.52倍,这也决定了其去除有机物杀菌的效力远超氯处理。

  臭氧处理无次生污染产生。臭氧的式是O3,其氧化或自身分解后产生的副产物是氧气O2。此特性决定了其不会产生污染副产物。

  “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全面铺开。“臭氧+活性炭”目前已成为水厂深度处理和新建项目的主流工艺。其中臭氧起杀菌消毒作用,活性炭起吸附过滤作用。

  给水深度处理由于成本较高,最开始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实施,目前已开始全面向内陆省份推进。

  根据住建部《城乡建设统计公报》,2015年全国供水总量 667.4 亿吨。按照2011-2015年全国供水总量变化曲线以及人口增长趋势,我们估算出2016-2020年全国供水总量情况。

  根据调研得知,目前臭氧深度处理工艺渗透率约为20%。每吨自来水深度处理臭氧用量约为0.005千克,故处理系数为0.005。供水处理上因为有预臭氧,系统整体造价要高于污水,平均每千克小时造价约为20万元。此外,我们假设2020年臭氧深度处理工艺渗透率增长到50%。

  2020年臭氧需求产值(供水):697.1(年供水量)* 100,000,000(单位换算)*50%(工艺渗透率)*0.005(处理系数)/365(天)/24(小时)*200,000(设备造价)≈39.8亿元

  非电行业锅炉和工业窑炉是“十三五”烟气脱硝的重点。烟气脱硝是指去除烟气里面的氮氧化物(NOx)。火电领域的脱硝由于体量大、烟气温度高等特点,大部分采用了SCR或SNCR工艺。而且由于启动时间早,截至2015年,85%的燃煤发电厂都已投运脱硝系统。相对比,非电行业的脱硝工作刚刚起步,是“十三五”期间的减排重点。

  常规工艺难以满足非电工业烟气脱硝要求:(1)非电行业烟气温度通常较低,常规SCR、SNCR工艺难以适用;(2)非电行业烟气成分较复杂,易导致SCR工艺催化剂中毒;(3)非电行业窑炉通常对周期要求较高,难以接受SCR工艺的耗时成本; (4)提标背景下,SNCR工艺的低脱除率难以满足要求。

  臭氧低温脱硝工艺满足非电烟气脱硝痛点。臭氧工艺具有反应要求温度低,无催化剂中毒风险,脱除率高等特点。在非电工业烟气脱硝上,具有竞争性优势。

  根据环保部《统计年报》,2015年我国工业氮氧化物排放1180.39万吨。2017年1月5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其中指出,到2020年,工业氮氧化物控制目标为1004.2万吨。依据2011-2015年减排趋势,我们估算出2016- 2020年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情况。

  估算公式:臭氧需求产值= 氮氧化物(NOx)减排量* 臭氧工艺渗透率*处理系数*臭氧设备造价(脱硝)

  根据调研得知,目前烟气脱硝臭氧工艺渗透率约10%,我们假设2020年臭氧脱硝工艺渗透率增长到50%。处理每千克氮氧化物需臭氧量约为2.4千克,处理系数2.4。脱硝项目因为不需要投加装置和尾气,每千克小时臭氧造价约在5万元左右。

  2016年臭氧需求产值(脱硝):82.3(NOx减排量)*10000*1000(单位换算)* 10%(工艺渗透率)*2.4(处理系数)/365(天)/24(小时)*50000(设备造价)≈1元

  2016年臭氧需求产值(脱硝):21.2(NOx减排量)*10000*1000(单位换算)* 50%(工艺渗透率)*2.4(处理系数)/365(天)/24(小时)*50000(设备造价)≈14.5亿元

  臭氧是取代含氯漂白的绿色选项。纸浆生产作为高排放、高污染行业,其漂白工艺发展主要有四个阶段:元素氯漂白、ECF、Light ECF、TCF。前三种工艺在漂白中都会用到氯或者氯化物,但使用的量为逐渐递减,直到TCF全无氯漂白工艺。氯或氯化物在漂白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污染物二噁英,对人体和有重大。正因如此,纸浆行业源头减排的方向是减少乃至消除漂白过程中氯的使用。

  Light ECF/ TCF成趋势,臭氧应用日益普及。随着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传统氯漂和ECF工艺已无法满足要求,迫于环保压力,越来越多的浆纸企业开始采用Light ECF或TCF工艺。2011年江苏王子纸业建成了第一个臭氧Light ECF制浆生产线,标志我国制浆行业正式采用臭氧处理工艺。

  根据《中华纸业》数据,2015年全国溶解浆产量约为55万吨; 按照2011-2015年我国溶解浆产量数据变化情况及需求趋势,我们估算出2016-2020年全国溶解浆产量情况。

  根据调研得知,目前臭氧漂白占溶解浆处理工艺的渗透率约为1%,我们假设到2020年,渗透率提高到10%。根据行业调研,如为污染较小的轻ECF工艺,每吨浆需臭氧量为3.5吨左右,即处理系数3.5。此外,纸浆漂白应用里,臭氧设备单位造价约为13万元每千克小时。

  2016年臭氧需求产值(漂白):98(溶解浆产量)*10,000*1000(单位换算)*1%(工艺渗透率)*3.5(处理系数)/365(天)/24(小时)*130,000(设备造价)≈5.1亿元

  2020年臭氧需求产值(漂白):120(溶解浆产量)*10,000*1000(单位换算)*10%(工艺渗透率)*3.5(处理系数)/365(天)/24(小时)*130,000(设备造价)≈62.3亿元

  臭氧工艺渗透率提升是市场增长的直接动力。臭氧工艺是成本较高的一种处理方式,但也是处理高难度污染物的有效方式。此特点决定了越到减排后期,臭氧工艺使用的概率和频率越高。四大领域臭氧工艺渗透率的增长量是根据各细分市场特点,结合调研做出的关键假设。

  2016年市场规模约44亿元。依据四大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情况,我们可以加总出2016年工业级臭氧处理市场规模:污水处理(11.8)+供水处理(15.6)+烟气脱硝(5.1)+ 纸浆漂白(10.2)= 43.7亿元

  工业级臭氧发生器作为高技术含量行业,具有门槛高,技术积累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其行业竞争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单台设备产能的技术壁垒。臭氧发生器产品特点是,单台产能越高,技术难度越大。目前外资品牌中最大单台产量可以做到250kg/h. 经过二十多年的研发突破,我国行业领军企业如国林环保、新环保,已能做到120-130kg/h最大单台产能。但其他多数国产品牌尚只具备最大20-30kg/h单台产能。

  历史项目规模的资质壁垒。作为项目驱动型行业,臭氧发生器客户普遍看重供应商的历史项目规模情况。招标时也经常设置历史项目门槛,以甄别供应商做类似项目的能力和经验。从发生器品牌厂商角度看,领先企业通常拥有较多规模大的历史项目业绩,这就为市场后入者和跟随者设置了一道竞争壁垒。

  机械制造业的规模壁垒。臭氧发生器属于高技术含量的机械制造业。其规模大小直接决定了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举例来说,不锈钢板材通常占臭氧发生系统总成本的20%-30%。其供应方为充分竞争性行业,采购量大小会对采购价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发生器厂商平均成本。目前五大发生器品牌(2家国产)的市场份额超过70%,已构筑较高的规模壁垒。

  国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国产品牌已与外资品牌形成分庭抗礼、替代加速的竞争格局。到目前为止,我国工业级臭氧发生器市场上的主要品牌有10家左右,其中外资品牌5家,2016年市占率62%,较之前进一步下降。国产品牌5家,2016年市占率为38%。平均收入规模>

  5000 万元。我们预计,到2020年,外资品牌市场占有率会下降到40%左右,国产品牌上升到60%左右。

  外资国产品牌各有细分市场侧重。外资品牌通常技术实力雄厚,质量价格较高,其侧重领域为供水处理和纸浆漂白等高端市场。主要代表有奥尼亚(Ozonia)、高(Wedeco)、欧意艾(OEI)等。国产品牌起步晚,与外资相比,技术质量尚有差距。借助成本优势,国产品牌通常更侧重污水处理和烟气脱硝等看重性价比的应用领域。代表品牌有国林环保、新环保等。

  供水处理和纸浆漂白因为涉及供水安全和连续生产,对臭氧设备质量要求较高,是外资品牌的优势领域。污水处理和烟气脱硝相对更看重性价比,国产品牌因此具有相对优势。

  国产品牌扬长补短,替代外资加速。主要表现为:(1)受益于排放提标,国产品牌优势领域污水及烟气处理发展迅速,持续挤压外资空间;(2)国产品牌质量提升,渗透市政供水等高端领域趋势明显;(3)近年经济下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客观上提升了市政水厂和纸浆厂对设备价格的度。(4)市场总量增长,国产品牌规模效应,成本优势进一步提升。外资品牌由于全量大,边际效应较小。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国产品牌在深耕原有领域的同时,不断渗透外资品牌的优势领域,替代加速。

  行业销售额印证需求端市场规模估算逻辑。根据行业调研,2016年臭氧发生器行业纯设备销售额约为13.4亿元。按照臭氧工程行业特点,工程集成和维保服务规模通常为设备销售的2.5倍左右,即33.5亿元。由此可得出市场总体销售额为46.9亿元。数据跟需求端规模测算接近,也印证了我们的市场规模估算逻辑。

  四大应用领域里,市政供水和工业氧化对臭氧系统要求高,一直由外资品牌占据。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国产品牌开始向这些高端领域渗透。

  国产品牌进入市政供水市场。供水深度处理,因为涉及饮用水安全,各地重视度高,通常选用稳定性好的外资品牌产品。但近年来,国产品牌也开始渗透这一领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产品质提升,跨越供水处理要求门槛;2)深度处理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推广,客户价格度提高;3)借助强大的销售渠道网络,国产深度处理业绩增多,为进一步扩张提供项目佐证。

  国产跃跃欲试纸浆漂白领域。臭氧漂白,作为造纸制浆工业的重要工艺,具有处理量多、成本较高、停机影响大的特点。之前客户倾向于选择外资品牌产品。

  但随着纸浆行业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我们判断未来国产品牌进入这一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主要原因为:1)随着项目增多,对中小型浆厂而言,国产臭氧品牌的价格优势更有吸引力;2)随着国产品牌不断的研发投入,其产品质量会跟上纸浆漂白要求;3)部分国产臭氧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增强,不排除未来收购进口品牌,跨越式技术提升的可能。

  PPP改变运营格局。“十三五”规划里,国家大力推广PPP项目,市政供水、市政污水及工业园区污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这意味着,运营方将由原来的各地方水务公司、城投平台等国有企业转移到PPP项目公司。

  国产臭氧品牌受益。主要理由为:1)PPP项目大股东一般为大型专业水务企业,成本控制会严于原有国有运营方,其价格度也会相应提高。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国有臭氧品牌因成本优势,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PPP项目相比之前各地独自运营,集中度大幅提高。此情况下,客户对设备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要求会更高,而服务通常是国产品牌的优势领域; 3)短期看,PPP运营企业重点关注设备价格;长期看,如运营出现问题,PPP企业会加大对设备质量的考察,利好质量升级的国产品牌。

  臭氧设备制造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通常一套臭氧发生器系统造价为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大型项目如纸浆漂白可达上亿元。此外,臭氧发生器厂商为设备供应方,供货回款需跟随项目实施进度,资金占压比重大。基于此特点,外资品牌企业通常隶属于大型上市公司,以增强资金周转实力。如奥尼亚(Ozonia)隶属于法国苏伊士集团(Suez Environment),邻家小妹让我欲罢不能高(Wedeco)隶属于美国水处理巨头赛莱默(Xylem)。

  资本助力提升竞争优势。我国臭氧发生器行业起步晚,跟外资品牌相比,质量稳定性上尚有差距。在市场快速发展情况下,资本助力会大大提升企业竞争力。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助力外延并购,提升市占率、知名度和技术实力;2)增加资本金,提升大型项目运作能力;3)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溢价。

  低能耗是技术突破的最大变量。臭氧发生器的原理是通过高压放电,将氧气(O2)为臭氧(O3)。根据行业调研,每生成1千克O3,大概需要8千瓦时左右(kw.h)。一台30kg/h的中型臭氧发生器系统,全年的能耗约为210万千瓦时。以上海地区工业用电约0.89元每千瓦时为例,全年运行电费约为187万元。可以看出,运行电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我们认为,在研发端,如企业在能耗上有重大突破,将极大改变竞争格局。

  对比A股与新三板水处理设备相关标的的估值情况,截至2017年6月19日:(1)A股相关标的2016/2017PE均值为61X/35X;(2)新三板相关标的2016年PE均值21X。

  臭氧发生器作为一个较成熟的设备产品,之前在我国的应用程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前期承载力尚可,排放标准较低,传统工艺处理即可达标;2)前期国产品牌较小,外资品牌价格昂贵,了设备的普遍使用。

  但近年随着污染恶化、排放提标,传统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要求。此种情况下,臭氧处理市场不断发展,国产品牌也随之壮大。2016年,工业级市场规模已达44亿元,2020年预计可达146亿元。我们判断行业下一阶段发展趋势为:1)国产品质升级,进军高端市场,替代进口品牌; 2)PPP改变终端格局,性价比高的品牌占据竞争优势;3)资本助力外延并购,提升市占率、技术实力等竞争优势;4)低能耗将是技术突破的最大变量。

  关注行业龙头公司。目前我国市场工业级臭氧发生器的品牌大概10家左右,国产约占一半。按照国家环保政策的趋势,我们判断未来5年将是市场加速发展的阶段,亦是资本布局的好时机。具体投资方向,我们:1) 关注资本市场挂牌企业(新三板、A股),此类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领先,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如国林环保(832938.OC); 2)一级市场,关注细分领域建立确定优势的企业,如烟气脱硝领域的新环保。

  国内臭氧发生器设备龙头企业。青岛国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主要从事臭氧产生机理研究、臭氧设备设计与制造、臭氧应用工程方案设计与臭氧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及。国林环保在国内臭氧发生器行业中处于领军地位,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2013-2016年CAGR13.5%),其中大型臭氧发生器设备及配套销售收入占比86.39%,净利润3348.93万元(2013-2016年CAGR27.2%)。

  排放提标铺开,行业即将进入爆发期。据测算,2016年臭氧发生器市场总体需求规模约为44亿元,到2020年将增长至近150亿元,CAGR 35%。该行业的产业链可分为设备制造、工程集成、维保服务三大环节。污水处理、供水消毒、烟气处理和纸浆漂白是臭氧发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近年来,一方面整体空间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国产品牌也在渗透高端领域,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长期来看,年市场空间在百亿元以上。

  国内最大臭氧系统供应商,2016销售收入排内资第二。国林环保是亚洲臭氧系统制造的领军企业,其臭氧设备已运行业绩,于2016年主持制定《城镇给水排水-水处理用臭氧发生器技术要求》。迄今公司生产的大型设备有1200多台在全世界范围内稳定运行,大型臭氧系统总臭氧产量超过12000kg/h。2016年,国林环保销售规模约1.6亿,占中国臭氧系统供应市场的份额为11.9%,在国产品牌中仅次于新环保(17.2%)。

  技术实力雄厚,价格优势凸显。臭氧发生器设备如放电管等部件生产技术门槛高,公司是唯一掌握臭氧发生器系统全部核心技术的国产品牌,拥有专利20项、承接37个科研项目、获技术荣誉26项,技术竞争优势明显。此外,公司价格竞争力强,与一线外资品牌 Ozona、Xylem 相比,产品均价在其40%左右,原因为外资品牌国外生产、进口销售,生产、管理及销售成本均较高;且公司在内资品牌市场份额中稳居第二,规模优势凸显,对上游厂商议价能力的增强将进一步强化其成本优势。

  主攻方向明确,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及产业链。公司近年来以污水处理和烟气脱硝为主攻方向,构筑竞争壁垒。在污水处理领域,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和价格优势,取得了近 400个运行业绩;在烟气脱硝领域,公司进入时间早,目前运行业绩超过40个,并与最大的石化烟气脱硝工程公司杜邦Belco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外资主导的给水市场领域业务,拓展压电陶瓷、晶体乙醛酸等臭氧技术上下游产业。

  估值分析。国林环保于2015年7月在新三板做市,于2016年6月入选新三板首批创新层企业。截至2017年6月19日,总市值7.39亿元,2016年PE均值 22X,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本资料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资料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中信新三板研究团队于6月22日正式外发的报告:《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之一—工业(市政)级臭氧发生器行业:污染排放全面提标,臭氧行业蓄势待发》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