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饲料绿肥

河南小麦品种利用与布局介绍ppt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1-17 20:52:52 人气: 标签:烟草绿肥掩青种子
导读:1.本站不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2、精耕细耙,抗旱保墒3、重视底肥和种肥4、适时早播,播后,苗全苗匀5…

  1.本站不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精耕细耙,抗旱保墒 3、重视底肥和种肥 4、适时早播,播后,苗全苗匀 5、麦田管理:冬春麦田管理以追肥、、中耕等为主要措 1、大力推广深耕深翻,加深耕层 2、推广绿肥掩青 3、推广氮素化肥 4、防治地下虫害技术有显著进展 5、因地制宜,看苗管理 2、丘陵、旱薄地小麦 (1)蓄水保墒 (2)大种绿肥,增施有机肥和磷 (3)选用分蘖力强,根系发达,耐旱耐瘠的偏冬性品种 (4)一切措施要抓住早字,早播早管,增加基本苗,培育壮苗,靠主茎成穗,以穗多夺高产 3、沙碱地小麦 (1)大种绿肥,增施农家肥,增施磷肥品种以过磷酸钙较好 (2)适时早播,开沟种植,适当增加播量 (3)浇好底墒水,淋盐压碱 4、上浸地小麦 (1)除涝防浸,挖好五沟,利于排灌 (2)开沟作厢,种植小墩化 (3)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增施磷肥,加深耕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4)早播、早管、促早发 此阶段河南省小麦平均产量为225.6公斤。这一阶段小麦的主攻方向是每亩产量500公斤的高产栽培技术。 4、深耕细耙,实行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整地质量应达到“深”(25~30 cm)、“透”(不漏耕漏耙)、“细”(整地精细)、“实”(土壤上松下实)、“平”(土地平整)。 犁地前,每亩用2% 林丹粉2公斤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地面,然后耕翻入土。 播种时,最好使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 5、依据品种特性适期适量播种 半冬性品种在平均气温为17—18度时播种,弱春性品种在平均气温为16—17度时播种。半冬性品种基本苗要求达到12—14万/亩,弱春性品种基本苗要达到15—16万/亩。播种深度要求在3—5cm之间。力争达到一播全苗。 6、冬前管理 苗情指标:半冬性品种越冬前(12月20日左右)主茎叶龄达6.5-7.1,单株次生根l0条左右,单株分蘖7-8个,幼穗分化到二棱期,苗色深绿,生长健壮,群体头数每公顷65-75万。 管理措施: 1)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对缺苗断垄的要及时进行疏密补稀。 2)出苗后遇雨,待墒情适宜时,及时精细划锄,板结。 3)群体头数超过指标要进行或深中耕,以控上促下,控旺转壮。 4)浇好封冻水 5)根据杂草情况,及时喷洒除草剂。 * * 小麦品种的选育利用及栽培技术 程西永 河南农业大学 小麦品种的利用 河南小麦生产的地位: 河南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近几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79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的20%。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4,自2002年以来,河南小麦生产实现了9连增,2011年的小麦产量达到624.3亿斤。每年提供的商品小麦占全国的25%~30%。 目标任务:按照《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制定目标,2020年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650亿kg,即在现有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上再增加150亿kg,其中小麦产量需要增加约40亿斤。要完成这一目标,在种植面积很难增加的情况下,单产需达到450公斤/亩,而2011年河南省小麦平均单产约为390公斤/亩。 一、河南小麦生产的概况 面临的困境:从河南省小麦单产的发展过程来看,每亩产量从100 公斤增长到200公斤用了10年时间,从200公斤到300公斤用了14年时间,从308公斤增长到目前的390公斤用了15年,再有9年时间要达到450公斤左右,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对策: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科学分区,抓好重点;在继续抓好中高产区持续增产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充分挖掘中低产生态区的增产潜力;在改善农田基本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适合于不同生态区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体系,实现全省高、中、低产区全面增产,力争完成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 措施:继续搞好豫北半干旱平原区小麦的稳产高产和节水高产;着重抓好许昌以南半雨养黄淮平原区的小麦高产再高产;大力开发豫西南伏牛山前低丘缓岗雨养区的小麦低产变中产,进一步挖掘这一生态区的小麦生产潜力,为河南省低产田改良开辟一条容易见效的新途径;同时要保持豫西黄土丘陵区小麦产量稳中有升的态势。 增产途径 1、改善灌溉条件,中低产田,提高耕地产出能力; 2、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加快更新换代,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3、改进耕作方式,提高复种指数; 4、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高技术到位率; 5、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节本增效; 6、加大病虫害防控,降低损失率。 二、小麦品种利用的原则 1、因地制宜、因种制宜 河南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生态条件差异较大,各生态区需根据本区域的生态特点选择适宜的品种。南部地区各种病害发生的频率和程度高于北部,应选用抗病性好的早熟品种;东部地区春季冻害重于其它地区,应选用春季发育相对平稳,耐寒性较好的中熟品种;西部地区降水、灌溉条件差,应多选用抗旱品种或耐旱性相对较好的品种。 同一地区不同田块也有差异,选择品种也应区别对待。晚茬地应选择弱春性品种;肥力水平偏低的田块,应选择耐瘠性较好的品种。 品种的适应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应充分了解品种的特性、适应区域、抗性表现和产量水平,有目的的选择利用。 2、高产稳产并重 高产是的主题,稳产是粮食供应的。高产和稳产与品种关系密切,只有产量相对较高,稳产性好的品种才能持续利用。 从当前河南省生产实际看,应选择多穗类型,抗倒性好,播期和播量弹性大,冬春发育稳健,熟期相对较早,有一定抗(耐)病性和耐旱性的品种。 3、高产优质兼顾 各地都非常重视发展优质小麦,特别是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但多数优质小麦比普通小麦产量要低,而且可供选择的品种有限。生产上利用时中北部地区最好选用半冬性优质品种,南部地区最好选用弱春性优质品种,并根据品种种的特性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在品质的同时,提高产量。 4、良种良法相配套 品种的优劣是相对的,没有完善无缺的品种,因此,不同生态区选择相对优异的品种后,还要充分了解品种的缺点,采用相应的栽培措施,弥补品种的不足,实现优质高产。比如,倒伏常发区域,在选用抗倒品种的同时,也应引导农民调整耕作和种植方式,特别要提倡尽量深耕耙地,减少旋耕面积,降低播种量、优化施肥技术、采用化学控制等措施,降低倒伏对生产的影响。 5、适时调整品种结构 不断变化,随着的变化,引起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区域、危害程度改变,对品种的抗逆能力提高更高要求。 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小麦需求已从单纯量的需求,发展到既求量又求质的阶段,也就是既要求产量高,以要求品质优。 在育种家的努力下,更优的品种也再不断出现。 三、 河南小麦品种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进行9次大的品种更换。 第1次(50年代):当家品种有碧玛1号、南大2419等; 第2次(60年代):当家品种是阿夫、阿勃、内乡5号; 第3次(70年代):当家品种是郑州3号、郑引1号、小偃424号、7023等; 第4次(80年代):以百农3217、宛7107、豫麦2号、陕农7859、豫麦7号为主,占全省麦播总面积的82%; 第5次(90年代初):以豫麦2号、西安8号、豫麦10号、豫麦13号、豫麦17号为主,占全省麦播的51%; 第6次(90年代中后期):以豫麦18、豫麦21、豫麦25、豫麦41为主; 第7次(90年代后期):以豫麦49、豫麦51、豫麦54、豫麦62、豫麦70为主; 第8次(21世纪初):以豫麦34、豫麦47、豫麦50、郑州9023等优质小麦品种为主; 第9次(2007年以后):以矮抗58、周麦18、郑麦366、西农979、偃展4110等为主。 四、近期我省小麦品种利用特点 通过对从近年全省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分析,品种利用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导品种明确,搭配品种合理。 二是新品种更换速度快,冬、春性品种比例得到调整。 三是优质强筋类型小麦品种面积稳步上升,形成了豫北麦区以高产优质强筋品种为主,豫中麦区以高产优质中筋品种为主,豫南麦区以高产弱筋品种为主的品种格局,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改善。 四是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网络初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五是新品种选育、引进、筛选力量强、作用发挥得好,各具特色的新品种不断推出,基本上能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黄河以北麦区:以矮秆抗倒、抗寒、耐病(主要是抗白粉病和纹枯病)的高产、优质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早熟弱春性品种; 中南部麦区:以抗病(抗锈病、白粉病)、抗穗发芽的早熟弱春性品种为主,早茬搭配半冬性品种; 东南部麦区:以春季发育相对平稳,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较好,抗白粉病、锈病,纹枯病轻的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 信阳稻茬麦区:以耐湿、早熟、耐赤霉病、纹枯病轻的弱春性品种为主; 岗坡旱地:以耐旱性好、抗寒、抗病(抗锈病和黄矮病等)的半冬性品种为主; 五、目前各生态区域小麦品种的基本布局 六、主导小麦品种的发展趋势 根据社会、经济、生产发展要求和气候变化出现的新情况,预计今后一段时期生产上主导小麦品种需满足以下要求: 1、株高适中(75~85cm),秆壮耐肥抗倒,利于机械化收割。 2、半冬性,播期弹性大,早播无冻害,晚播不晚熟。前期发育比较慢(冬季幼苗稳健,早春发育慢),抗寒性突出,抽穗后灌浆速度快,熟期中等或中熟偏早。一些耐寒性好的弱春性早熟品种在南部区域仍然会占主导地位。 3、中穗型,播量弹性大,分蘖力中等,成穗数适中(40万/亩左右),结 实性较好(穗粒数35~4O粒),千粒重较高(45~5Og)。 4、具有较好的根系活力,春季和后期耐旱性较好,对水肥的性低,吸收能力强,利用效率高,可以减少肥料的施人量和浇水量。 5、对黄淮麦区主要病害的综合耐病性较好,可以降低防治成本。 6、优质,尤其是品质性状指标达到国家一级优质强筋的小麦品种 小麦新品种选育 一、我国小麦品种选育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小麦育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从进程上可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提高抗病稳产为主的育种阶段(1950~1960年) 1950年春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空前大流行,造成当年小麦大减产,据估计,全国小麦大约减产60亿公斤。该阶段提高抗病性为主要育种目标。 第二阶段:以矮化与高产为主的育种阶段(1 970~1980年) 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国际上绿色的兴起,在继续保持对条锈病抗性的基础上,我国相应育成了一批半矮秆或矮秆、抗倒、丰产的优良品种。 第三阶段:高产和优质育种并进阶段(1990年到新世纪初)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进入WTO的挑战,小麦品质改良育种开始提上议程,并有所进展,形成了与高产育种并进的态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年最大推广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的新品种有:郑麦9023、济南16、 济南17、鲁麦21、济麦l9、济麦20、济麦22、烟农19、“豫麦18 、矮抗58 、石4185 、邯6172 、扬麦l58、绵阳26等。这些代表性品种与其它良种的推广应用使我国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00公斤以上,个别品种在试验示范中曾达700公斤以上, 了我国小麦的供需平衡。 二、目前小麦育种中存在问题 1、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创新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品种的抗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3、品种对光、热、水、肥的利用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4、小麦品质性状仍需加强改良 5、产量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 三、小麦新品种选育的发展趋势 1、提高产量潜力 未来全球对小麦的需求仍将呈大幅度增长趋势,进一步提高单产是多数国家的研发重点。我国要保障2020年14.5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小麦产量需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8%,由于进一步扩大小麦面积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在北部冬麦区和春麦区小麦面积可能还会继续减少,所以进一步提高单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产更高产仍是我国小麦育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 2、加强持久抗性研究与应用 近几年条锈病和白粉病出现了新小种,不少品种可能开始抗性。持久抗性是多数育种家的追求目标,可通过主效抗性基因的累加或慢病性(成株抗性)基因的利用来实现。通过辅助选择可有目的地进行基因累加,但其前提是明确亲本中抗病基因的分布及其等位关系,抗病基因精细定位是基础。没有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很难进行基因累加,因此必须加强抗病基因精细定位这一基础性工作,如能与基因推导相结合,则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3、注意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温度升高、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及降雨量分布的变化。适度的增温(1~3℃)对 中高纬度地区的小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进一步提高温度则会导致减产;对热带和带地区,1-2℃ 的微弱增加也会造成减产,但对高纬度的春小麦产区会有利,表现为播种期提前,避开后期晚霜霜冻,甚至可能改种冬小麦。 从育种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化对品种的适应性和病虫害的抗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育耐高温和水分高效品种,尤其是后期耐高温、灌浆快的品种至关重要。 4、商业化育种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生产应用常规种子,长期以公立机构育种为主,只有欧洲例外。近年来由于加强品种等因素,小麦种业私有化步伐显著加快,的育种已全部商业化,美国的私立公司育种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印度也不例外。近十几年来,美国的小麦产业竞争力明显滞后于玉米和大豆,其根本原因是私立公司培育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品种大面积推广。 2011年5月份,我国国务院出台的第8号文件,今后中国的作物育种将转向企业,实现作物育种商业化。 四、小麦育种的方法 1、杂交选育 2、物理、化学、航天等诱变育种 3、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4、转基因育种 5、杂种优势利用 五、小麦育种程序(以杂交育种为例) 1、制定育种目标 2、组杂交组合 3、后代选择 4、高代品系鉴定 5、参加区域试验 6、申请品种审定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传统栽培技术提高阶段(1949~1957年) 此阶段生产条件差,生产水平低,全省平均亩产55 kg。在水浇地面积很小、基本没有化肥、没有机械的条件下,尽可能发挥精耕细作和有机肥的作用,提高小麦产量,此阶段主要采用了以下几项栽培技术: 1、推广新品种 此阶段主要推广的品种有:平原50、徐州438、西农6028、蚰子麦、葫芦头、碧玛1号、碧玛4号、白玉皮、南大2419等。品种的主要特点是耐旱、耐瘠、抗逆力较强,但植株偏高,抗倒性差,生产潜力较低。 二、以深耕密植为中心的栽培技术阶段(1958~1968年) 该阶段全省小麦平均亩产为62~ 77公斤示”。该阶段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小麦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围绕小麦高产大搞丰产方和试验田,与上阶段相比,以下几个环节的技术措施有新的发展。 三、低产向中产转变阶段(1972~1980年) 该阶段全省平均亩产为134公斤,从1975年起,省组织了小麦高稳低配套技术研究大协作,研究出了小麦生长发育的“三大规律”和不同生态区的栽培技术,有力地推动全省小麦由低产向中产过渡,并且为中产向高产迈进提供了技术支撑。此阶段低产田中,穗数不足是主要原因,穗数的增产潜力 大于粒数和粒重。 根据不同生态和生产条件采取相应的关键技术,全省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 1、平原灌区小麦 (1)合理施肥,大力推广普及磷肥 (2)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足墒下种,实行机播 (3)选用高产品种 (4)实行看苗科学管理,掌握合理群体结构 四、主攻500kg/亩 技术阶段(1982~1992年) 1、品种特点 产量三要素:每亩穗数45万,穗粒数33粒左右,千粒重34克左右 代表性品种:郑引1号、百泉41、郑州761、安选5号、百农3217、冀麦5418、陕农7859、豫麦2号、豫麦13号、温2540、西安8号、百泉3039等 2、提高土壤基础肥力 要求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0g/kg以上,全氮含量达到1g/kg,速效磷(P2O5)达到15~30mg/kg,速效钾(K2O)8O~100mg/kg。 3、合理施肥,增施磷肥 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素化肥1/2作底肥,1/2在返青期— 起身期追肥。 4、精细整地 耕层达到25~ 30 cm,达到耕层上虚下实,表层5 cm 以下不翘空 5、以匀播为中心,全面提高播种质量 6、看苗管理 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根据苗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田间管理 冬前:这是小麦第一个分蘖高峰,要求个体健壮,群体适中。春性品种主茎叶龄达到六叶一心,单株分蘖3~4个,半冬性品种七叶一心,单株分蘖5~6个。主要管理措施:当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17%时应及时 浇水。弱苗要在11月底之前追肥;壮苗要控水控肥,密切注意苗性发展;旺苗在控水控肥的同时还要进行深中耕和。 返青—拔节期:该时期是穗数和穗粒数能否正常发育达到高产的关键时期。对于麦苗单株发育较差、群体不足的弱苗,要在返青一起身期追肥浇水,对于生长健壮、群体适中麦苗,应在两极分化结束后追肥浇水。 孕穗一抽穗阶段:主要进行病虫害防治 扬花—成熟阶段:继续进行病虫害防治,根据墒情以确定是否浇灌浆水,灌浆中期进行叶面喷肥。 五、亩产600公斤超高产栽培技术(“九五”~ “十五”) 1、品种的特性 实现超高产的小麦品种以多穗(中穗)竖叶型品种为主。产量三要素一般为:亩穗数43—50万,穗粒数34—36粒,千粒重44克以上。 2、高肥力土壤基础 有机质14.5g/kg,全氮0.95g/kg,速效氮79.18mg/kg,速效磷0.24mg/kg,速效钾137mg/kg。 3、施肥技术 每亩施机粗肥3000 公斤左右,纯氮16—20公斤,磷12—20公斤,钾8—12公斤。其中氮素化肥一半作底肥,另一半在拔节后期追施;磷肥采用底肥分层。

  推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