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粮食作物

牟志祥:“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6-1-2 14:18:29 人气: 标签: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导读:“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牟志祥“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和艰巨繁重的国内…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牟志祥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始终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进程曲折。面对比以往更加复杂混沌的情况,我国妥善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十二五”前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危机后,美国、日本、年均增长分别为、、,新兴经济体中南非、巴西、俄罗斯、印度分别为、、、“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年与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从万亿元增至万亿元;按美元折算,从万亿美元增至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经济比重由%上升到%。—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年的美元提高至年的美元,在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不断提高。

  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十二五”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跨步增强,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持续提高,在第一阵营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从经济实力看,年我国总量牢牢占据世界第位。年底我国总量刚刚超过日本,而现在已经是日本的两倍多,领先优势十分明显。从产业竞争力看,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至,自年起稳居世界第制造大国之位;界种主要工业品中,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位。从科技实力看,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位,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位。从设施看,高速铁营业里程自年起超过日本,高速公通车里程自年起超过美国,均稳居世界第位;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位。从国际竞争力看,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自年起稳居世界第位;双向投资接衡,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年起稳居世界第位,与美国、日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折性变化明显。从要素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在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前提下,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了。从需求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年消费率提高到了,—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高于投资贡献率个百分点。从供给结构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上升到%,比年提高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下降到%;第三产业就业占比从%上升到%。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年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从城乡区域结构看,城乡间、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城镇化率(常住人口)从年的%上升到年的%。与此同时,农业连续增产增收,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区域协调发展有序推进,空间开发格局更加合理。区域“四大板块”政策体系逐步健全,“三大战略”引领作用日益明显,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步伐加快,部地区投资和经济的增速超过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了初步,差距稳步缩小。

  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兴产业加快成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年粮食产量达到万亿斤,连续年稳定在万亿斤以上,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连增”;今年夏粮增收,全年有望实现“连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亿亩,占比超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机械化步伐加快,主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家庭农场超过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万家,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比例超过,家庭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十二五”前年,累计淘汰钢铁落后产能万吨、水泥亿吨、电解铝万吨,提前年完成了“十二五”任务。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开始兴起,成为制造业的新生力量。年,在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等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的传统制造业中,利用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掀起了一场“机器换人”的浪潮。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企业脱颖而出,带动了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水平提高,拉动了产业整体素质提升。制定“中国制造”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力求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重提高到,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自年起超过二产,成为经济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商务咨询、服务外包、人才服务和品牌培育等产业规模壮大。生活性服务业得到创新发展,以互联网为牵引的电子商务、产品定制和第三方支付迅速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占比重达到,家庭服务、旅游服务、养老服务快速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有所改善。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由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催生的新兴产业大量涌现,经济新增长点生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重已经超过。一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中兴、华为、海尔、联想等大型企业成为行业内的国际领军企业,基因工程、医疗器械、超材料、卫星、无人机等行业的一大批中小企业也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能源和矿产资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海洋生产总值相当于的比例提高到。

  三、基础设快建设,支撑保障更加有力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完善。水利、铁、公、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规模进一步扩大,网络化程度提高。铁营业里程从年的万公里增加到万公里;其中,高速铁从万公里增加到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占全球的比例提高到以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里程达到公里,拥有运营线的城市达到个。公网总里程从万公里增加到万公里;其中,高速公通车里程从万公里增加到万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达到万公里,沿海港口深水泊位达到个,长江成为世界上水运最为繁忙的河流。民航运输机场达到个,航线达到条。

  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统筹布局新一代信息网络设施。通宽带乡镇比例已经达到。在、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个城市启动云计算试点,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应用设施能力大为增强。国家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库建设稳步推进,人口库初步实现等部门的项人口信息的共享,安全生产、健康保障、社会信用等一批跨部门共建共享的信息系统启动建设。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外网横向连接了个中央单位和万个地方单位,纵向基本覆盖了中央、省、地、县级,基于外网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社会保障等业务应用系统达到多项。

  水利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全面推进水利设施建设,防洪和供水用水能力大幅增强。开工建设项重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中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陕西引汉济渭等工程加快实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继续推进,防洪体系和水资源配置格局不断完善,新增供水能力亿立方米。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和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能源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步推进能源生产和能源输送网络建设。大型煤炭煤电建设有序推进,个大型煤炭产量占全国比例超过。石油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原油产量达到亿吨,炼油能力达到亿吨年,石油战略储备能力达到万吨、商业储备能力达到万吨。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达到亿立方米。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在运在建核电装机达到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常规水电装机达到亿千瓦,风电并网容量达到万千瓦,光伏发电并网容量达到万千瓦。能源输送网络日臻完善,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万公里。

  四、科教人才作用彰显,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双创”扶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双创”支撑平台快速发展,市场主体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速度加快。年新毕业大学生创业比例同比增长倍,占全国逾千万网络创业群体的比例达到;年的万留学归国人员中,有左右选择了自主创业。依托我国互联网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活跃的互联网经济,以及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快速成长的互联网企业,各行各业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双创”活动迅猛发展。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发展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增长,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年提高个百分点。企业投入占比接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年的%提升到年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件,比年增加件。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填补多项重大产品和装备空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潜器、超级计算、北斗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铁、移动通信、核电、电动汽车、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等重大创新加速应用,产生重大效益。长征六号新型运载火箭成功将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改写了年印度一箭星的亚洲纪录,标志着中国掌握的多星发射技术仅次于美俄。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量子调控、中微子振荡、α热休克蛋白、干细胞等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体制取得重要突破,制约创新的瓶颈被进一步破解,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科技使用处置收益管理、科研基础设施等取得重大突破,部分区域启动了全面创新试验。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数量大幅增长,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的力度加大。人力资源质量快速提升,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人才观更加全面,能工巧匠等技能型人才地位日益凸显,唯学历论的观念逐步,行行出状元的观念逐步树立。人才使用更加合理、流动更加顺畅,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逐渐增强。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健全,保障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

  五、对外向纵深拓展,外向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对外贸易结构继续优化。货物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先后超过了、美国,年开始位居全球第一,年达到万亿美元,比年增长%。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明显提升,初级产品出口额占比下降到。贸易主体格局更趋合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比下降到,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比提高到。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到亿美元,知识产权使用费、建筑、文化和娱乐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大幅度增长。

  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保持。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首次位居世界第位。外商投资结构逐渐优化,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超过,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计算机应用、金融服务等行业利用外资规模较快增长;部地区承接外资产业转移能力增强,利用外资额达到亿美元,占比提高到。年前个月,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同比增长,终止投资的企业数同比下降,表明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年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其中年为亿美元,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资产进一步全球化配置。对外投资增长迅速,年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亿美元,比年增长%,成为主要对外投资大国。—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亿美元,对外投资存量达到亿美元;境外企业数量达到万家,实现盈利和持平的企业占比达到。关键领域对外投资成效显著,国内企业参与了一大批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项目,制造业企业构建国际营销网络,通过境外专利并购获得行业领先技术;开展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跨国农业并购,在多个国家购买租用土地。几年来,通过投资建厂、建设基础设施、产业聚集区等多种方式,积极与相关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合作国数量达到个,形成了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产业链。

  六、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生态文念广泛树立。党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生态文明制度、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和重点建设任务全面推进。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总体方案,以及生态损害责任追究、生态损害赔偿、生态补偿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方案,形成和政策组合拳。

  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年,我国实行能源资源总量强度双控制,发布批重大节能技术推广目录,以年均的能耗增速、的水耗增速支撑了年均的增长,单位能耗、水耗分别累计下降和,守住亿亩耕地红线,资源产出率比年提高约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步下降。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矿产资源回收率达到,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达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大中城市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超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我国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广东等个省市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在等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个产业园区开展园区试点,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能源结构逐步优化,年,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比年提高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并网装机规模比年分别增长倍和倍。

  污染治理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力控制,实施脱硫、脱硝的燃煤发电机组占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比例分别达到、,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累计下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具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的县城比例达到以上。水体质量改善明显,在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劣Ⅴ类比例降低到。空气污染治理初见成效,在首批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个城市中,平均浓度同比下降,年上半年又同比下降,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呈现持续好转趋势。

  生态修复进展明显。“十二五”前年,植树造林种草力度加大,亿公顷天然林得到有效管护,造林面积达到万公顷,退耕还林面积达到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森林蓄积量增加到亿立方米,草原植被综合盖度提高到,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岩溶石漠化、青海三江源、等重点地区的生态综合治理,年均减少沙化土地面积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平方公里,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

  七、推进民生保障和改善,社会建设成就斐然

  城镇新增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十二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在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况下持续增加,—年累计新增万人,截至年月,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万人,“十二五”规划新增就业万人的目标已提前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左右。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和%,年均实际增长,快于的增速。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比上年增长%,比经济增速快个百分点。物价保持基本稳定,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水平逐年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社会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低收入群体收入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倍,基尼系数缩小到。

  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十二五”以来,养老服务机构增加到万个。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降低,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到。居民旅游大幅增多,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亿人次,比年接近翻一番,新型旅游业态层出不穷。居民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年我国电影生产居世界第位,电视剧产量居世界第位,图书出版增加到万种。今年上半年,居民交通通信、文化娱乐支出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

  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构建,电视村村通、国家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建设进展顺利。各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建成县级公共图书馆个、文化馆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万个、村文化室万个,免费的博物馆和纪念馆达到个。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文化市场繁荣活跃,国际能力显著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文化体制扎实推进,有利于文化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深入推进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大,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提高到元月。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月人均为元,年已超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以上。—年贫困人口数量累计减少近亿人。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速,—年月底,累计开工万套,基本建成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面明显扩大。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医疗保障制度得到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人数达到亿,参保合率年均稳定在%以上。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和%。到年底,大病医保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将达到%以上。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所有公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的村卫生室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公立医院综合全面推开,医院综合试点取得进展。实施类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近亿人。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岁,已达岁左右。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例持续提高,自年起稳定在以上,实现了“十二五”目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巩固率从%增至%。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毛入学率从%增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新增劳动力大部分受过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毛入学率从%提高到%。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成效,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年资助学生万人次;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就近入学政策,“择校热”得到遏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超过,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省份达到个,今年惠及了万名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政策范围继续扩大;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大为改善。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民办学校(教育机构)增加到万所,在校学生数达到万人,占比达到。教育领域综合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全方位推进。以管办评分离为导向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出现新的格局。

  社会治理能力得到增强。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社会管理新模式,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启动实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得到加强,社区服务机构数量大幅增加。社会组织功能和作用得到更广泛发挥,社会组织数量达到万个。互联网普及和新发展使信息获取和意见表达更为便捷,社会交互影响力增强。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明显加大。

  八、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显著。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军,实现军事战略指导新飞跃,军队现代化战略转型丰硕。部队信息化综合集成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不断深化,航空母舰、大型运输机、新型战略导弹等高新技术武器研制取得重要突破。国防和军队有序推进。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国防科技工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严密组织海洋和重大军事行动,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积极开展国际军事合作,成功进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和上合组织联合军事演习,积极参加亚丁湾护航和利比亚、也门撤侨,支援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为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根据世情和国情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全方位推进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和各领域外交。积极开展高层互访,加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开展中美战略对话,推动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与邻、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加强对外援助工作,增进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成功主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签署中澳、中韩自贸协议,加强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发起设立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丝基金,推进“一带一”建设,构建全方位对外新格局。

  九、深化、依国、从严治党全面推进

  全面深化迈出有力步伐。加强了全面深化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各个领域有力有序推进。行政体制和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已取消和下放约项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全面推开商事制度。投资体制进一步深化,大幅精简了审批事项和前置手续。深化预算制度,加大预算公开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税收制度。金融体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迈出重大步伐,存款保险制度正式施行。中小金融、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弹性显著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要进展。价格迈出新步伐。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实施天然气价格“三步走”计划,全面推进工商业用电同价,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将实行指导价、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从种类精简为种类,定价项目从约项减至项。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继续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重组,中央企业由年底的家调整为目前的家。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垄断行业不断推进。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障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农村继续深化。户籍制度迈出实质性步伐,土地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启动了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制度等三项试点。外贸外资体制深入推进。有序推进通关便利化。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设立贸易试验区。推进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

  依国新征程。人民不断扩大,制度更加完善,形式更加丰富。依国基本方略全面、深人、扎实推进。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和加强。将每年月日确定为国家日,在全社会。深入推进科学立法、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步伐加快。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行政机关不外设定。深入推进司法,深化司法体制,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案件;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冤假错案预防和纠正机制不断健全。深入推进社会建设,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提高社会治理化水平。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备,法律援助制度不断完善,依法和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不断健全。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作的领导,党依据法律理政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到战略布局的高度进行部署并推进,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出台八项,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着力构建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惩治,一批相继受到惩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法规体系、干部人事制度、和干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党的各级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这些重大举措,显著改善了党风政风,赢得了党心,为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从各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总的毫不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理政新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作者:委团副团长)

推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