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食用菌栽培

2016河北省《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6-7-19 10:39:38 人气: 标签:食用菌保健品直销
导读:河北省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农业(农牧、畜牧水产)局、农工委(部),厅、办各机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河北…

  河北省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农业(农牧、畜牧水产)局、农工委(部),厅、办各机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冀政发[2016]19号)精神,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

  1.优化种植结构。引导农民尊重和适应市场变化规律,以产粮大县为重点,建设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在太行山、燕山及农牧交错区引导调减籽粒玉米,扩大特色杂粮种植面积,减少玉米产能。在山前平原区,大力发展强筋、中强筋优质、专用小麦。紧盯京津市场,做强蔬菜、果品等优势品种,突出精细果菜和特色高端叶菜,大力发展高端设施蔬菜,指导设施蔬菜大县开展单品规模争创全国第一大县、全省第一大县活动,积极推进分等定级,支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到2020年高端设施蔬菜发展到500万亩。

  2.壮大特色产业。做精食用菌、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产品。加强10个万亩食用菌大县建设,突出香菇、双孢菇、平菇等优势品种,打造产加销产业集群。加强燕山、太行山和坝上高原地区大宗道地中草药和冀中南平原药食两用品种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中药材大省。建设面向全国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发展马铃薯种植、贮藏、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经济,抓好国家马铃薯主食加工试点,推动马铃薯主食化。到2020年食用菌面积发展到50万亩,中药材、马铃薯面积均发展到300万亩。

  3.优化畜禽养殖结构。稳定生猪和家禽生产,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优质草食畜牧业,做强做大皮毛动物等特色养殖,积极发展山区、丘陵生态养殖。指导散养户逐步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支持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建设现代养殖基地,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地方遗传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生产性能测定体系建设,提高优质特色畜禽产品生产能力。开展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加大秸秆饲料化开发利用力度,积极推进种养业有机融合。到2020年肉类、禽蛋总产量分别达到470万吨和380万吨。

  4.加快奶业振兴。实施河北奶业振兴行动,加快优质奶源基地、高标准牧场和乳粉加工能力建设。积极引导奶牛养殖小区向种养结合生态牧场转变,牧场化比例达到80%以上。开展“粮改饲”试点,引导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料作物种植,实行一场一策、以养定种、订单生产。实施“三提工程”(即提高圈舍利用率、泌乳牛比例和单产水平),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引导乳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大力发展婴幼儿配方乳粉、巴氏杀菌乳、奶酪等高端乳制品,多渠道、多层次开拓市场,有效释放加工能力。着力打造生鲜乳河北原产地品牌,加强婴幼儿乳粉产品研发和品牌提升,叫响“君乐宝”和“河北三元”等重点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

  5.调优水产品结构。以对虾、扇贝、梭子蟹等优势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健康养殖,开展资源增殖、鱼礁投放、保护区划定管理,推动宜渔资源规模化开发和海洋牧场建设;以虹鳟鱼、鲟鳇鱼、中华鳖等名特品种为重点,积极发展水库增殖渔业,加强山区冷热水资源开发和水产良种繁育,加快建设内陆高效设施渔业养殖基地。实施龙头带动,强化水产品冷链物流和加工出口,提高渔业附加值。

  二、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优化产业体系

  6.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倍增计划。制定实施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重点打造粮油、乳品、肉类、蔬菜、果品、水产等10大产业链,着力培育100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化联合体,瞄准市场需求,加快产品创新升级,增加优质加工品种供给,提升价值链。粮油产品重点发展主食加工业,积极开发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快消化粮食尤其是玉米库存。果蔬产品重点发展产地初加工,支持建设清洗、分级、烘干、冷藏等产地初加工设施。畜禽产品提高工厂化屠宰集中度,重点发展冷鲜分割品。水产品重点发展系列鱼制品、速冷制品、保健方便制品等。到2020年新建或改造升级初加工设施装备5万个,产地初加工率和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均达到60%以上。

  7.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现代农业园区,以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抓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做强二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体验农业,推动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建立京津冀休闲农业产业联盟,共同打造10大河北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和特色主题活动,推动形成“春赏花、夏看绿、秋品果、冬摘菜”休闲农业发展格局。加强农宅合作社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城镇居民到农村合建房屋,发展休闲观光与民俗旅游;开展民俗村标准化管理,提升发展水平。到2020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量达到1亿人次。

  8.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行动,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及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展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全程质量保障体系。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增加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供给。到2020年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7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覆盖全部农业县。

  9.强力培育农业品牌。实施“基地品牌化、企业品牌化、产品品牌化”三位一体品牌战略,发挥品牌市场引导作用,推动品牌农产品聚集发展。围绕争创区域公共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着力打造“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十大农产品品牌企业”等。到2020年,培育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50个,培育一批优势产业知名品牌,品牌价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建设农业品牌目录和数据库,集中推介1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知名品牌和1000个“三品一标”认证品牌。举办河北省农业品牌发展大会、京津冀蔬菜产业大会和河北省首届中药材发展大会,评选发布省级农产品品牌、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完善品牌农产品推介促销平台,推进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10.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大力实施《关于加强农业对外开放工作的意见》,加大品种、技术、设施、装备和人才引进力度,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农产品生产、贸易等环节的对外合作,建设国际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基地),带动优势农产品出口。到2020年建成国际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基地)200个,取得境外农产品商标注册或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规范认证的农产品企业达到300个。

  11.强化农产品市场流通。加快改建一批农产品产地市场,提升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建设产后处理和储运体系。积极承接京津市场功能转移,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直销配送体系,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网站等“六进行动”,加快构建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建立健全京津冀三地农产品产销信息会商机制,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以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区域性市场、田头市场为基础,以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等新型市场为重要补充,产地销地市场相匹配的业态多元、互动有效的市场体系。

  三、以推进成本节约、效益提升为重点,优化生产体系

  12.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鼓励校企联合,搭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平台;继续支持11个省级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依托“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永清国家设施农业集成创新基地、张家口马铃薯种业园区等集成创新、孵化基地建设,积极承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重大共性技术联合攻关、重要科研设施设备共用共享、重点科研成果展示应用,打造“科技硅谷”,着力解决农业发展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

  13.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育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等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培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农作物新品种,支持发展强筋、中强筋优质专用小麦和青贮、高油、鲜食优质专用玉米品种,加强高淀粉马铃薯品种研发及应用。突出优质高产目标,加快畜禽、水产品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进步伐,加大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乡土畜禽,扩大市场占有率。到2018年全省优良品种实现更新换代,覆盖率达到98%以上。

  14.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发展智慧农业,开展农业物联网试点,加快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云平台,为各类农业企业物联网应用提供标准接入。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开展数据汇集与挖掘,建设全省农业大数据中心,增加大数据产品服务供给,为灾害预警、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生产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

  四、以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为重点,优化经营体系

  15.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加大对联户经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的培育力度,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发展壮大集体实力,推动共同发展。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到2020年家庭农场、合作社、省级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2.5万个、12万家、800家。

  16.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健全完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支持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专业化服务,让分散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鼓励引导农民自愿通过互换等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政策。到2020年,农机、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分别达4000家和5000家。

  五、以治理和修复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优化资源利用方式

  17.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施结构节水,在地下水超采区适度压减冬小麦面积,开展季节性休耕制度试点;引导农民种植油葵、冬油菜等抗旱作物。实施工程节水,以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发展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实施农艺节水,加快繁育和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积极推广深耕深松、地膜覆盖保墒等技术。巩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和成熟模式,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由项目化向制度化转变。

  18.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配方肥。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大力推广缓控释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加强病虫害防控能力建设,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融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到2018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力争实现零增长,肥料、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

  19.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畜禽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应用,大力推广“三改两分离”技术。以环京津、环渤海、省会周边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现有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或改造,加大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力度。以环京津和铁路、高速公路两带为重点,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加快综合利用和收运储体系建设。支持使用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扶持建设一批农用废弃地膜回收加工企业,建立完善废弃地膜回收再利用体系。到2018年农业废弃物得到基本利用。

  20.建设农业可持续示范区。在坝上生态涵养区、太行山生态脆弱区和黑龙港地下水超采区,整县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地下水超采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农业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稳定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探索生产生态相协调的路径和体制机制。

  六、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巩固提升产能

  21.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总体要求,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考核、统一监管、统一上图入库。开展地块整治,合理划分和归并零散田块,在山前平原等区域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以太行山燕山山区为重点,推进丘陵山区梯田建设,增强农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监测修复与治理,确保农产品产地安全。

  22.强化加工流通设施建设。加强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建设,小麦、玉米和杂粮主产区,支持农民合作社和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建设高效节能的粮食烘干设施和高标准储藏设施;马铃薯主产区,支持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建设规模化恒温储藏库。将商品化处理设备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突出蔬菜主产区,大力建设商品化处理设施,提高产后处理能力。在粮食、蔬菜、水果、畜产品主产区改扩建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在交通物流结点改扩建一批集散型批发市场,在环京津及大中城市周边改扩建一批销地批发市场,完善现有市场功能,全面提升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23.提升机械装备水平。加快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推进农业装备向大型化、多功能化转变。支持农机制造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围绕经济作物、畜禽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机械化薄弱环节,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机产品,加快农机装备升级。加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投入力度,探索总结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径、机具配套和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河北省农业厅

  河北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6年7月8日

推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